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西山街道办事处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山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西山街道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二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机制。形成了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综治办牵头,其他相关科室和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为街道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法治思维,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在街道开展了法治专题宣讲会,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学习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系列论述,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理解其重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班子领导成员带头学。将法治理论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教育、街道党工委会和“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干部会前学法,全年集中会前学法达24次。
二是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学。特别是执法人员学法、守法,在工作中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理念,做到程序规范、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
三是干群联动全民学。重点培育了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带动全民学法。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将普法工作贯穿于日常管理、服务和执法等各个工作环节,营造带头遵法、自觉守法、积极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西山街道由西山司法所牵头,依托社区“法律明白人”,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扫黑除恶系列普法活动,充分利用横幅、广播、LED等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全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维稳建设
1、建立联防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起街道、村(社区)、居民小组三级网格联防联控机制,保障信息渠道畅通,问题早发现、早处置。2024年西山街道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4宗,调解成功94宗,调解成功率100%,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出问题。
2、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2024年,结合领导干部“三接访”工作,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收集化解了50余起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2024年度,西山街道共受理35起信访案件,其中省委巡视组交办28件,信访网系统交办7件。主要涉及征地拆迁、历史遗留、物业管理、电力水事、邻里关系等方面。
(五)坚决依法行政,推动法治西山建设
1、严格落实依法决策。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把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和专业法律意见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化。
2、深入推行“阳光”政务。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政民互动效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街道党务政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规范执法督查工作。加强与区司法局的沟通联系,增加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活动方式,如增加行政执法现场观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使居民、执法监督员充分参与执法活动。完善群众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执法过程进行监督。
4、优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机制。有效承接各级下放或委托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落实“一窗受理”,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2024年共接待群众26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99.9%。
5、完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根据区委政法委要求,西山街道整合一楼拆迁工作大厅,完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按建设标准落实了场地,按要求落实了人员等,提高了辖区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应当贯穿于政府组织、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当中,街道领导干部需深刻意识到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其切实运用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过去相比有较大进步,但依法行政意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仍有少数干部因循守旧,不习惯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手段来处理、解决发生的问题。
2、法治宣传效果欠佳。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还有待提高,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受众群体多以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居多,辖区中青年参加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人数比例还不够高。二是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新颖度有待提升,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宣传方式较为传统、单一,群众接受能力受限。
3、村民群众法治意识有待强化。西山街道是涉农街道,群众的文化层次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部分村民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更倾向于依赖传统习俗、邻里调解等方式,法治教育氛围有待提升,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4、基层矛盾纠纷化调解处力量薄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升级,给化解工作带来新挑战。面对一些疑难复杂的社会矛盾纠纷,存在依法处置力度不足、解决方法手段有限等问题,对基层治理难点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西山街道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依法善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以党建领航创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学习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法治思维和行政能力、推进行政决策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认真抓好法治建设。定期召开依法治街工作会议,组织开展专题述法,听取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分析研判法治建设工作形势,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有效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西山街道落地落实。
四、下一步打算
1、强化法治思想引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出台的法治文件和会议精神,通过专题讲座、知识测试、观看教育宣传片、自主学习、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推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2、提高法治宣传意识。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工作,重点把握“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周”等关键时间节点,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探索“直播”、“情景剧”、与“非遗”文化融合等创新形式,与居民形成有效的宣传“碰撞”,烘托浓厚法治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标语、普法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意识。
3、改善法治民生环境。拓宽了解社情民意渠道,广泛倾听民声,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活动,不断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注重及时疏导民意,认真解决民需,严格落实窗口首问代办责任制,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
4、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和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推进“三调联动”,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制定专项化解方案,做到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