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复乡:香菇采摘忙 乡村产业旺
“你瞧这些香菇,长得多喜人呐,一袋菌棒差不多能产1斤多的香菇,今年,咱们香菇生产大棚产个14万斤香菇不在话下!”1月6日,顺庆区新复乡四方寨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川满脸笑意地穿梭在香菇大棚里,一边仔细查看香菇长势,一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长势喜人的香菇
严冬时节,记者走进新复乡四方寨村的耜方农场,放眼望去,7座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颇为壮观。走进香菇大棚,只见比人还高的钢结构架子林立其间,一株株香菇营养棒码放得整整齐齐,菌肉饱满、个头匀称的香菇,纷纷探出“小脑袋”,清新的香菇味道弥漫在整个大棚里。
“今天得把这个大棚的香菇全摘了,存到村里的冷库去。”香菇种植大户谢军勇和村民忙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棚里满是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种植大户谢军勇采摘香菇
“现在菇棚每天都有新菇长出,长势非常好,我们每天都会安排村民采收。在采摘过程中,村民都会选择成熟度适宜的香菇,避免影响香菇品质。然后再将鲜香菇按大小、厚薄进行分装,分拣优质香菇,确保香菇抢‘鲜’上市。”谢军勇告诉记者,目前共有13000株菌包,一季的出菇量在26000斤左右,主要是销往川东北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价格稳定在6元一斤。
“为了扩大产量,接下来我们计划增加9000株菌包,实现年产量14万斤。”说起今年目标,谢军勇满脸笑意。
村民将菌包放入大棚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特别是香菇采摘、分拣等工作,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家门口致富”。“在香菇生产大棚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我就来应聘,现在在这里长期工作,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我感到很满足。”村民王蕙说。
“去年我们通过引进种植大户,发展起了大棚香菇产业,吸纳当地村民200余人次就业。”王川表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把特色产业真正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让老百姓牢牢端稳“产业碗”,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目前,四方寨村主要发展了福桃产业、柑橘产业、黄金梨等产业,为村集体年创收达20余万元。
顺庆区新复乡四方寨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努力为乡村振兴蓄“动能”,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四方寨村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顺庆全媒体 记者 张艾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