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非遗面塑进校园 文化传承在指尖
“老师,熊猫的腿应该怎么捏?”“老师你看我的熊脑袋捏得好吗?”12月18日,在南充市孔迩街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面塑课开课。当天,顺庆区非遗面塑传承人尹吉明走进该校,面对面向学生传授面塑制作技艺,学生参与手工体验,亲身感受技艺的传承,用指尖感受面塑艺术的魅力。
“大家先跟着我的步骤来,拿出面团先搓后捏,不要急……”课堂上,尹吉明带来了精美的面塑作品并介绍了面塑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随后,尹吉明一边为大家示范,一边介绍面塑艺术形态,细心讲解如何用面塑捏出大熊猫,在场的孩子们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跟随老师的步骤一搓、一揉、一捏,再用小工具一点、一切、一刻,当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大熊猫”便呈现在眼前。
“我喜欢捏面塑!特别有意思!”孔迩街小学学生林之涵看着自己动手捏出来的大熊猫,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她说,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体验到了面塑技艺的乐趣和魅力,加深了对非遗面塑文化的了解。
“根据学生年龄跨度、兴趣特点开设多个面塑主题课程,供孩子们选择,让孩子们能够亲眼看见、亲手实践、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实践中爱上非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尹吉明说,面塑是非常细腻的一门技艺,需要耐心、细心、诚心,希望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的人学会面塑这门手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北京、山东、山西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其包含了绘画、雕塑、服饰、装饰等元素,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精面粉、糯米粉、盐等原料制作出各种人物或动植物形象。小小的面团,经过面塑匠人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活灵活现、造型各样的面塑作品,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顺庆全媒体 记者 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